上周金价突然跌了7%,我刷到几个买黄金ETF的朋友动态,没人急着割肉,反而有个重庆老乡在评论区补了句:“摩根大通说要翻倍,怕啥?”一问才知道,他们盯着10月22日那份报告——投行巨头给出的判断,未来三年金价可能涨110%。

这波黄金热和你印象里的“黄金疯”不一样。以前大家买黄金,要么是听到“通胀要来了”,要么是怕美元贬值,要么是地缘政治闹得慌;但这次,连机构都在讲一个新逻辑:黄金要代替长债,成为股票的“对冲工具”。

摩根大通:金价未来三年内可能会翻倍

今年市场里有个很拧巴的现象:投资者一边往股市里砸钱,一边往黄金里塞钱。放在前两年,这是不敢想的——2023、2024年大家挤破头买长债,觉得“股市涨,长债能对冲”,结果去年“关税解放日”那天,股债一起暴跌,那些靠长债对冲的策略全翻车了。也就是从那时候起,不少人盯着黄金:“原来长债不是万能保险,得换个东西兜底。”

摩根大通的分析师算过笔细账:现在全球非银行投资者(比如咱们散户、家族办公室)的资产里,股票占了整整48%,黄金才占2.6%——这点儿黄金,根本不够对冲股票的波动。如果把长债里那2%的“久期超过七年”的资产换成黄金,配置比例从2.6%提到4.6%,那金价得涨110%才能满足需求。

摩根大通:金价未来三年内可能会翻倍

别拿70年代的黄金热比。那会大家买黄金是怕“钱变废纸”,美联储一加息,黄金立马崩了;现在不一样——就算股市涨,黄金也能跟着稳。摩根大通查了数据,70年代美国投资者的黄金配置比例,其实比现在还低,可见这次的逻辑是真新鲜:黄金不再是“避险的应急粮”,而是“股票的长期保险”。

还有个细节很有意思:今年至今金价已经涨了54%,黄金ETF的持有量也涨了19%——不是投机客在炒,是真有投资者把黄金放进了资产篮子。我问过一个做家族办公室的朋友,他说现在客户见面第一句就是:“我股票占比太高,能不能加点儿黄金?”

摩根大通:金价未来三年内可能会翻倍

得说清楚:摩根大通的“翻倍”是有前提的——得等投资者把长债换成黄金,配置比例提上去。但对普通散户来说,这件事的信号意义比涨跌更重要:原来资产配置的逻辑,真的在变。以前靠长债给股票兜底,现在可能要靠黄金了。

昨天我那补仓的老乡发了条朋友圈:“买点儿黄金ETF,就当给股票账户买了份意外险。”想想也对——不管最后能不能翻倍,给资产加层“保险”,总比裸奔强。毕竟,在变化的市场里,稳一点,总是没错的。

摩根大通:金价未来三年内可能会翻倍